走进一线(三)| 坚持品质谋发展 专注精细赢未来 ——走进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现场(下篇)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淮安水利院始终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坚持以质量谋生存的理念,不断提升内在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近期,我们采访了几位水利规划设计人员,他们坚守品质,精益求精,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把提升质量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在追求一流的产品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严谨精准成为规划设计工作核心
林旭是设计三处的主任工程师,多年来他将追求精品、确保品质,作为工作法宝。他负责的设计项目,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依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制定详细的工作大纲,确保设计全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设计室,他打开电脑上的《驷马山灌区“十四五”项目长山水库补水工程设计图》进行细致的讲述。他说在做这个项目负责人的过程中,面临工期紧张、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多重挑战。
为了确保工程品质,他们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精准的勘查与分析,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沿线踏勘,结合无人机技术,获取了精确的数据。二是创新了设计方法,针对地形复杂的特点,我们依托单位BIM平台,利用CIVIL 3D搭建地形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管道走向、水力分析、工程量计算的对比,节省工程测量的工作量及保证设计进度要求。三是严格的质量控制,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了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四是积极沟通与协调。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满足要求是追求品质的重要前提
设计一处处副处长常贵,谈及在工作中如何理解“品质”时,他说作为水利设计院,业务范围主要是涉及水利行业的规划、咨询、设计等项目,要保证产品的品质,不但要满足国家、行业的基本要求,还要重视项目的经济合理和便于施工,要重视水利工程与周边人文环境、交通航运的相互协调。
常贵从事水利设计工作已十多年,一贯重视产品的实际需求,既保证在合理的设计周期内完成任务,又重视水利规划设计内容复杂、面广量大、时间要求紧的特殊需要。比如在承担清水坝灌区2024年度工程项目任务时,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项目书的申报,他有条不紊地组织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合理安排各专业组同步进行,按时提交了立项申报报告,并获得成功立项。
在该项目设计中,项目组为适应现代化灌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多方面比较预制块样式,针对大小不同的干、支渠设计不一样的联锁预制块,既能满足节水要求,又便于施工,同时符合渠道特点。在渠道沿线每隔500米交错设置生物通道,在河道节点处设计水土保持段。在穿越人口聚居区时设置标识牌、安全警示牌。该设计项目既保证了水利工程功能,又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水生态廊道。
高品质产品是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淮安水利院规划处副处长姜海涛,是一个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设计师。作为技术骨干,他认为高品质的产品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2022年,姜海涛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金湖县老三河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该项目规划设计综合性要求非常高,为了达成建设目标,项目组对蓄水闸的建设规模、建设位置、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多方案的优化比选。
为了确定蓄水闸的建设规模,项目组在充分收集相关规划、水文、地形条件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现场勘察走访和与乡镇的座谈调研,确定了蓄水闸蓄水位为7.0米,10年一遇排涝流量为每秒105.96立方米,建设地点位于腰滩河下游。在拟定蓄水闸的结构形式时,项目组通过对工程建设地点的交通、环境和河道的通航时间、等级要求以及蓄水闸的运行条件等因素的科学评定,在多方比选后确定蓄水闸采用气盾坝结构设计,既完全满足了项目要求,又保证了可靠性。
品质优良的水利规划设计新产品,是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秉持工匠精神,追求产品质量,是淮安水利院高质量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企业守臻行远、赢得未来的重要保证。